发布时间:2022-08-19 16:36 | 来源:中国文明网 2022年08月 | 查看:3487次
20世纪90年代初陶海林放弃了沿海城市的高薪工作,选择留在五指山当教师。30多年来,他倾尽所有资助了30多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。2022年第一季度,陶海林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1990年,通过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陶海林,面临着人生抉择:是在兼职会计学教师的五指山市海南省工业学校“转正”,还是接受三亚市几家企业的高薪邀约,陶海林选择了前者。五指山市地处山区,生在五指山、长在五指山的陶海林深知知识才能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。
陶海林(中)为同学们解答问题。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
1981年,年满18周岁的陶海林应征入伍。在火热军营里,他快速成长:“是部队教育了我、改变了我,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,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。”陶海林意识到,没有知识无法适应社会发展,难以在社会立足。3年服役期间,他利用课余时间把高中课本又“啃”了好几遍,打牢文化基础。
1984年,陶海林脱下军装时,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清晰的定位——继续学习,认真工作,好好生活,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。
回到家乡,陶海林成为一家电池厂的工人。白天,他在工厂努力工作,晚上回家自学。凭着军人那股肯吃苦、不服输的劲头,他顺利考取会计专业的大专文凭。转岗到工厂的财务部门后,他再接再厉,先后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全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,期间还在海南省工业学校兼职教授会计学。
“山区的孩子太需要走出去看一看,没有老师给他们引路怎么行?”从山区走出来的陶海林,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。一次,陶海林与其他老师探讨学校的教学现状,说出心中忧虑:“一支粉笔、一本教材,如果重理论轻实践,就好比军事上的纸上谈兵,学生很难学到真本事!”
当过侦察兵的陶海林,善观察、爱思考、敢决断。他大胆提出创新教学模式:“军事上注重‘练为战’,教学上也应该强调‘学为用’。”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,陶海林决定从自己教授的会计学“试水探路”:编写模拟实务教材,将实际财务票据作为理论讲解的“道具”,开展会计实务情景模拟教学……
那一年,当地一家银行招录会计专业毕业生,原本学历要求为大专以上。招聘会现场,银行领导看到陶海林带领的中职学生业务十分熟练,当即破格录用了12名学生。此后,陶海林“学为用”的教学理念在全校推广,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陶海林(前右二)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情景模拟练习。王花 摄
“身为教师,不仅要懂教学,还得会管理。”在陶海林看来,一流的教学质量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。任教之初,担任班主任的陶海林面对淘气的学生一时束手无策。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,陶海林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——通过“半军事化管理”,帮助学生养成勤奋、自律的好习惯。
陶海林参照部队日常管理规定,从自己所带班级着手,对学生的着装、内务、出操队列等进行规范;通过参观红色场馆、远足拉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,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;鼓励学生树立校园“主人翁”意识,规范自身行为,为文明校园建设作贡献。一段时间后,他班上的学生组织纪律、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,班级也成为学校的“样板班”。
陶海林在指挥学生进行队列训练。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 摄
从教30多年,陶海林默默资助了30多名贫困学生。“看到那些家庭困难又积极上进的学生,我就想尽力帮他们一把。如今,国家出台了很多帮扶政策,让更多的学生能成长成才。”陶海林说。
上课铃声响起,陶海林健步走上讲台,新的一课开讲了……
(来源:解放军报 责编:郭雯)
发表评论
网友评论
查看所有评论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