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销社营业员岳晚增:扎根大山六十载,用一生诠释“红背篓精神” (3图)

发布时间:2022-06-06 14:42 | 来源:中国文明网 2022-06-02 | 查看:1535次

岳家寨,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北部的崇山峻岭间,三面沟壑凶险,背靠悬崖峭壁。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的石城镇供销合作社便“蜗居其中”。

  在斑驳的柜台后,78岁的岳晚增老人送走买东西的村民,拨拉起算盘记账。这个场景,恍然如六十年前一般,但现在不同的是,当年空白的三面墙上,如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奖状,记录了他走过的“爱心历程”。

  一根扁担链接大山内外

  岳家寨村距离县城50公里,距离乡镇17公里,群山环抱,山道艰险,直到2009年才通车。岳晚增是山西省平顺县石城供销合作社岳家寨“双代店”(代购代销)唯一的营业员。

  在1964年计划经济时期,大山深处买卖困难,那时他还是16岁风华少年,为了把山里的农副产品送到山外,把山外的日用百货运到山里,无论严寒酷暑平均间隔3天就要徒步往返县城,路途距离相当于北京鸟巢田径跑道,内圈400米要走85圈之多,还不包含爬上爬下坡道环绕的难度。

  岳晚增回忆:“走到西梯踩错了石头,一下子绊倒了,把鸡蛋也打碎了,把我腿也碰着了,我就很心疼,碰着腿是小事,鸡蛋是公共财产,都得给老百姓结算鸡蛋钱,六毛六一斤,三四十块钱,我用两三个月的工资才把钱补了。”

  他背篓里的东西有时四五十斤,有时上百斤,顾不上勒出的印痕磨成老茧,靠着箩筐翻山越岭、肩挑背扛解决小山沟物资短缺大问题,用一根扁担链接大山内外的世界,用肩膀挑起农民兄弟的期盼。这位“双代员”靠诚信踏实的良好口碑,把供销合作社办成了群众的“贴心店”。

  “如果没人接替我,退休后我还接着干”

  当市场经济迎来旅游业大发展,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,供销社逐步升级改造为农副土特产品直销店,当地盛产的花椒、柿饼、核桃等店里可见代销品琳琅满目。

  2005年岳晚增退休时,由于岳家寨年轻一代都搬出大山到县城安家,只剩下六七户老人居住在村里,当地政府部门考虑过撤掉这个小店到平顺县供销社,岳晚增找到相关负责人诚挚地说:“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,我就交担子;若没人接替我,我就接着干。”因为在他心里,老百姓还需要供应,游客也多了,来了想买点东西,没人开门也不好,就继续干吧。

  就这样,这个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的供销社成为岳家寨的历史旧址供游客参观必打卡,而退休不退岗的岳晚增成为“代言人”为游客义务讲解,并肩负起保护岳家寨文化遗产的责任。同时,带动村里山货特产拓宽门路,为村民带来脱贫致富的新希望。

  作为长治市供销社号召学习的典范,岳晚增见证了农村供销社事业的发展史。他急群众之急,办群众之需,解群众之难,践行卓尔不凡的每一小步。供销社墙面挂满荣誉,早期供销社先进集体、先进个人奖奖状;2019年12月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信息中心评为“红背篓精神传承奖”;获“山西好人”荣誉称号;还获得古文化传承保护优秀人才历史文物看护人奖等荣誉。

  传承精神,红心向党

  最质朴的语言往往最有感召力,递交的入党申请中岳晚增写道:“党的大门神圣而庄严,我深知跨入之难,但我有决心、有信心接受组织对我的考验,不灰心、不气馁,努力按正式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”

  2021年11月26日,岳晚增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,他掩饰不住地激动:“现在我成为共产党员,胸前带上党徽,这是无价之宝,我要珍惜荣誉,做好本职工作,守好小卖铺,帮老百姓多卖山货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!”

 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,岳晚增积极投身一线,帮助村民无偿销售农副土特产品;在传承供销合作文化、保护“双代店”文物、讲述岳家寨历史的过程中,生动诠释了红背篓扁担精神。

  青丝变白发,初心仍不改。小小背篓装着一位大山之子的故土深情,长长山路印着一位中国好人的坚实足迹。昏暗的供销社土墙上满满当当的荣誉奖状,犹如深夜里闪闪的星光散发着光亮,也宛如岳晚增老人的半生质朴的坚守,在新时代正能量洪流中熠熠生辉。 

用户名: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*如果看不清验证码,请点击验证码更新。